会议时间:2023年2月21日
会议地点:知行楼401
主持人:杨帆
参加人员:潘红、张旭、李宁、周维强、谢晨岚、吴爽、吕鹏、王鑫、迟超群、于瑶、赵香雯、齐晓飞
会议记录:赵香雯
会议纪要如下:
一、吴爽老师讲授导言和第一章课程(第一、二节)
1.汇报导言和第一章课程课件的修改情况。
2.导言包括三部分内容:中国近代史综述、中国现代史综述、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目的和要求。
3.第一章 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包括: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二、课程组教师就课程内容展开讨论、并对授课内容提出建议
1、张旭老师和周维强老师提出可以对课件上一些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以免重难点模糊。
2、张旭老师提出要讲清楚历史发生的脉络,讲清楚关键的要素,例如时间、事件等。
3、周维强老师讲解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区分。
4、张旭老师提出导入部分可以采用一些能够吸引员工的案例,例如国歌的歌词来引导员工开展本节课的内容。
5、杨帆老师提出导入部分也可以采用时间轴的方法来吸引员工,为员工讲清楚关键的时间节点,使员工对整个中国近现代史有更直观的把握。
6、杨帆老师提出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可以放在前面讲。
7、杨帆老师提出可以根据课件上的图片与员工进行适当的互动。
8、谢晨岚老师提出要为员工强调清楚重难点内容,拓展内容可以根据课堂时间自行发挥。
9、杨帆老师建议在第1次课中向员工详细介绍课程的考核方式,使员工明确纲要课是一门闭卷考试课,以使员工有针对性的开展课程的学习。
三、潘经理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提出以下建议:
1、课件的页数要根据课堂时间、重难点等进行适当的删减。
2、课件的内容上
(1)案例的选取要依据学情进行调整,贴近员工的同时要采用新颖的案例。
(2)要注意课程的融入,例如将辽宁红色“六地”、国家最新疫情防控政策等时事热点融入到课堂上,体现在课件中。
(3)课件中可以适当增加练习题,从而提高与员工的互动,让员工多思考,积极调动员工的主动性,也可以丰富互动的形式。
(4)课件内容与教案要相吻合。